随着系统规模与复杂性不断提升,工程师同时也面临着能效、电磁相容性(EMC)及可靠性的严苛挑战。对于系统架构师与嵌入式硬体工程师而言,这些设计挑战已无法单独解决,而需从整体架构着手。
通讯完整性、负载控制与低功耗运作密不可分,因此采取整合性思维成为关键。本篇文章将针对六大核心设计要素进行深入探讨:
1. CAN FD:速度与讯号完整性的取舍
随着CAN FD(灵活资料速率)问世,资料速率已可达5 Mbps以上,显着提升ECU间的通讯效率并降低延迟,尤其适用于车身域功能。但高速传输也带来信号完整性问题,如反射、振铃与电磁干扰(EMI),特别在长距离或多节点架构中更加严重。
新一代CAN收发器导入信号增强技术与严格的时序对称设计,有效抑制讯号失真,部分元件更支援高达8 Mbps的传输速率,满足未来需求并与既有系统相容。
2. EMC 合规性不容妥协
欧盟IBEE/FTZ-Zwickau及IEC62228-3等标准对EMC表现要求严格,符合标准的收发器需内建振铃抑制功能,避免使用庞大的共模电感器件,简化BOM与布局设计,加速认证流程。
3. 选择性唤醒:电动车的标配功能
选择性唤醒技术透过特定CAN远端帧,只唤醒目标ECU,其他保持低功耗待机状态。此方式可显着降低静态功耗与汇流排负载,尤其适用于长时间闲置的车门、照明等车身模组,并符合OEM的节能策略与新兴法规。
4. 超越基本开关功能的负载控制
保护机能如反接保护、接地遗失侦测与瞬态抗扰能力已成标配。整合式解决方案有助于降低元件数、简化设计并提升整体系统稳定性与寿命。
5. 整合式马达驱动器提升智能致动
支援微步进、具AEC-Q100认证,并能直接连接标准MCU通讯协议,提供平稳动作、低噪音与更精确的转矩控制,亦提升安全性与诊断能力,实现预防性维护。
6. 从系统层级思考设计整合
例如,将讯号优化的CAN收发器搭配能承受感性负载的高侧开关,即可在干扰发生时维持通讯稳定;结合内建诊断的智慧马达驱动器与即时监控开关模组,可实现更高层级的系统感知与故障应对能力。
在分区控制架构中,每个区域管理数十个致动器与感测器,系统级整合不仅提升单区效能,也强化整车平台的通讯一致性与安全控制。
迈向新世代车身电子架构的蓝图
打造现代车身控制网络,是一场平衡设计空间、资料速率、功耗与法规要求的工程挑战。唯有放眼全局,才能实现兼具弹性、稳定与高效的设计。
透过策略性整合各项元件特性——从CAN FD讯号增强、选择性唤醒,到智慧驱动能力——我们能构建出一个为未来车辆准备的车身控制蓝图,一个不再混乱,而是条理分明的系统架构。
——来源:https://www.eetasi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