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(简体)

跟随我们 :

Global News
汽车车身控制网络设计的关键考量 2025-07-31
随着汽车产业快速转型,车身控制电子系统日益复杂,形成由众多ECU、致动器及互联组件组成的紧密网络。从电动后视镜与座椅调整器,到照明与HVAC系统,现代车辆中分布式控制节点数量惊人,对高速、可靠的通讯与精确电力供应提出更高要求。

随着系统规模与复杂性不断提升,工程师同时也面临着能效、电磁相容性(EMC)及可靠性的严苛挑战。对于系统架构师与嵌入式硬体工程师而言,这些设计挑战已无法单独解决,而需从整体架构着手。

通讯完整性、负载控制与低功耗运作密不可分,因此采取整合性思维成为关键。本篇文章将针对六大核心设计要素进行深入探讨:

1. CAN FD:速度与讯号完整性的取舍


CAN(控制器区域网路)是汽车应用中历久不衰的资料传输协议,具备高稳定性与低成本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引擎控制与安全系统。然而,其传输速度仅达1 Mbps。

随着CAN FD(灵活资料速率)问世,资料速率已可达5 Mbps以上,显着提升ECU间的通讯效率并降低延迟,尤其适用于车身域功能。但高速传输也带来信号完整性问题,如反射、振铃与电磁干扰(EMI),特别在长距离或多节点架构中更加严重。

新一代CAN收发器导入信号增强技术与严格的时序对称设计,有效抑制讯号失真,部分元件更支援高达8 Mbps的传输速率,满足未来需求并与既有系统相容。

2. EMC 合规性不容妥协


EMC不仅是车规认证的门槛,更攸关系统安全与可靠性。若未妥善隔离收发器与高压或高噪声子系统,可能导致负载突波、静电放电(ESD)或逆变器切换时发生系统级故障。

欧盟IBEE/FTZ-Zwickau及IEC62228-3等标准对EMC表现要求严格,符合标准的收发器需内建振铃抑制功能,避免使用庞大的共模电感器件,简化BOM与布局设计,加速认证流程。

3. 选择性唤醒:电动车的标配功能


随着车辆电动化,功耗管理已成核心设计要求。传统的CAN唤醒机制无差别唤醒所有节点,导致不必要的电力消耗,降低续航并增加电池负担。

选择性唤醒技术透过特定CAN远端帧,只唤醒目标ECU,其他保持低功耗待机状态。此方式可显着降低静态功耗与汇流排负载,尤其适用于长时间闲置的车门、照明等车身模组,并符合OEM的节能策略与新兴法规。

4. 超越基本开关功能的负载控制


高侧开关是车身控制模组的关键,需因应各种电阻性、电感性与电容性负载。现代开关IC整合电流感测与诊断功能,可即时监控负载状态,实现预测性故障分析与动态调控。

保护机能如反接保护、接地遗失侦测与瞬态抗扰能力已成标配。整合式解决方案有助于降低元件数、简化设计并提升整体系统稳定性与寿命。

5. 整合式马达驱动器提升智能致动


车身控制从传统继电器转向整合式马达驱动器应用,尤其于座椅、天窗与HVAC叶片等精密致动场景。先进驱动器支援失速侦测、热监控与可程控电流曲线等功能。

支援微步进、具AEC-Q100认证,并能直接连接标准MCU通讯协议,提供平稳动作、低噪音与更精确的转矩控制,亦提升安全性与诊断能力,实现预防性维护。

6. 从系统层级思考设计整合


抛开零组件单点采购的传统思维,从整体系统架构出发能更有效缩短设计周期、降低EMI风险并提升测试效率。

例如,将讯号优化的CAN收发器搭配能承受感性负载的高侧开关,即可在干扰发生时维持通讯稳定;结合内建诊断的智慧马达驱动器与即时监控开关模组,可实现更高层级的系统感知与故障应对能力。

在分区控制架构中,每个区域管理数十个致动器与感测器,系统级整合不仅提升单区效能,也强化整车平台的通讯一致性与安全控制。

迈向新世代车身电子架构的蓝图
打造现代车身控制网络,是一场平衡设计空间、资料速率、功耗与法规要求的工程挑战。唯有放眼全局,才能实现兼具弹性、稳定与高效的设计。

透过策略性整合各项元件特性——从CAN FD讯号增强、选择性唤醒,到智慧驱动能力——我们能构建出一个为未来车辆准备的车身控制蓝图,一个不再混乱,而是条理分明的系统架构。


——来源:https://www.eetasia.com


三希集团服务
服务

订阅时事消息

跟随我们

欢迎来到 3CEMS

首页

产品

关于我们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