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(简体)

跟随我们 :

Global News
构建可信硬件:安全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5-06-25
随着微电子与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,集成电路(IC)已深入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,从消费电子产品到金融、国防等关键基础设施。然而,伴随这些技术进步,硬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。与可通过补丁修复的软件漏洞不同,一旦部署,硬件漏洞难以修补,这使得从设计、制造到部署全过程中确保硬件安全与信任变得尤为关键。

本文将深入探讨硬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、IC信任的重要性,以及当前用于风险检测与防护的技术手段。

认识硬件安全

硬件安全是指通过各类技术手段保护物理组件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、篡改或恶意修改。相比软件漏洞,硬件安全隐患更难以发现和处理。一旦安全机制缺失,可能导致系统瘫痪、数据泄露,甚至引发国家安全风险。
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当今硬件组件普遍依赖全球化供应链进行制造,容易受到诸如仿冒、逆向工程、恶意修改等安全风险的影响,这些问题可能造成敏感信息泄露、系统失效,甚至关键设备被远程操控。

主要安全威胁

在硬件安全领域,主要威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:

  • 知识产权盗窃(IP Theft):攻击者在芯片设计或制造阶段非法获取设计信息,导致芯片被复制或篡改,侵蚀企业创新成果,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。
  • IC克隆与超量生产:未经授权仿制芯片或擅自生产超出订单数量的芯片流入市场,这些“非正规”芯片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或可靠性不足。
  • 伪造IC元件:回收、翻新甚至仿冒的芯片被冒充正品出售,性能不稳定或暗藏漏洞,广泛应用于关键系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。
  • 硬件特洛伊木马(Hardware Trojans):攻击者在设计或制造过程中植入恶意电路,影响芯片功能,可能导致信息泄露、系统控制权被篡夺或硬件损毁。由于其隐蔽性强,检测极为困难。

硬件安全与信任的重要性

在军事防御、金融系统、医疗设备、工业控制等关键应用场景中,硬件安全的意义尤为重大。一旦发生安全事件,可能带来如下后果:

  • 机密信息被泄露
  • 关键系统被非法控制
  • 基础设施遭受物理破坏
  • 企业或行业遭受重大财产损失

因此,建立对硬件的信任需从两个方面入手:

  • 在部署前或运行中对潜在威胁进行有效检测;
  • 引入防护机制,防止恶意篡改或非法使用硬件组件。

检测硬件特洛伊木马的方法

由于硬件特洛伊木马隐蔽性高、危害大,学界与产业界已开展大量研究,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:

1. 毁损性检测(Destructive Detection)

通过拆解芯片并与原始设计对比,以发现是否存在恶意篡改。虽然准确率高,但存在耗时长、成本高、芯片报废等问题,因此不适合大规模应用。近年来,研究者引入支持向量机(SVM)、K均值聚类等机器学习方法,提升检测效率。

2. 逻辑测试(Logic Testing)

通过施加激励信号并观察输出是否异常来判断是否存在木马。尽管可以增强测试覆盖率,但若特洛伊木马被设计为仅在特定条件下激活,仍可能规避检测。

3. 旁路测试(Bypass Testing)
检测芯片运行时的电路延迟、功耗、辐射或热量变化,通过这些微小异常判断是否存在木马。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无需掌握芯片内部结构,适用于成品检测。

主动防御策略:从设计源头杜绝风险

除了检测机制,从源头防范风险同样重要。“可信设计”(Design for Trust,DFT)是一种在芯片设计早期即嵌入安全机制的策略,常用手段包括:

  • 逻辑加密:对逻辑电路进行加密,提高篡改难度;
  • 电路混淆:增加电路复杂性,防止逆向工程;
  • 分离制造:将芯片制造流程分布于不同工厂,降低整体泄密风险;
  • 安全布线:在布局布线阶段引入防篡改算法。

全方位确保硬件安全的策略

确保硬件安全并非依靠单一环节,必须贯穿整个芯片设计、制造与后期验证全流程,当前主要策略包括:

1. 安全设计实践
  • 软硬件协同设计:同步嵌入安全考量,形成完整保护体系;
  • 形式化验证:借助数学手段验证设计的正确性与安全性;
  • 安全感知综合:利用具备安全意识的EDA工具自动防护已知威胁。

2. 安全制造流程
  • 供应链安全:对原材料和关键器件实施严格管控;
  • 可信代工厂:与具备资质的制造商合作,并定期审查安全措施;
  • 水印/指纹标识:在芯片设计中嵌入唯一标识,用于防伪验证;
  • 分离制造工艺:防止单一工厂掌握完整设计,提高安全性。

3. 持续监测与检测机制
  • 自我测试(BIST):芯片内建自检功能,实现实时监控;
  • 容错冗余:部署冗余模块,即便遭受攻击也可维持核心功能;
  • DFT融合策略:将检测、防御机制融合于芯片开发全生命周期中。

结语

在现代技术体系中,硬件安全正成为不可忽视的焦点。从知识产权盗窃、克隆与仿冒芯片,到潜伏的硬件木马,这些威胁无一不对系统的稳定性与信任性构成巨大挑战。

要构建可信的电子系统,必须在设计、制造和运行各阶段引入有效检测手段与主动防御机制。尤其是“可信设计”(DFT)策略,为从源头保障安全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
硬件安全和信任早已不再是某些工程领域的“专属议题”,而是保障现代科技体系韧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。唯有通过行业、学术、政策制定者与企业间的协同合作,持续投入安全解决方案的研发,才能在不断演进的威胁中构建一个更加可信、安全的技术未来。


——来源:https://www.eetasia.com/

三希集团服务
服务
  • 通信电子制造代工
    通信电子制造代工
    通信电子制造 云计算或网络服务通过接入、聚合、Metro和Core的网络段或服务提供商的术语和观点中的 “Last Mile to First Mile”。 凭借其 Precision Pick & Place Process (P4)制程能力,3CEMS PRIME一直是制造通信产品的专家: 其目的是专注于Access & Aggregation 类别的PCBA、整机和系统层级的构建,而不考虑有线(铜或光纤)和无线介质的使用。
  • 汽车电子制造代工
    汽车电子制造代工
    汽车电子制造的巨大解决方案 3CEMS集团- PRIME 广上科技,在汽车电子生产代工产业中具有强大生产制造能力的EMS厂。专注于: 车身安全、自动驾驶防护电子系统、车上娱乐视听、汽车仪表板电子、汽车网关、动力传动电子系统产品以及智能汽车电子系列产品等代工生产服务。 汽车行业的电子制造包括:仪表板、液晶显示器、汽车音响、语音接口、电动助力转向电子系统、平视显示器、引擎控制电子、车身安全控制模块、HVAC控制模块、车门和镜控制模块、车灯模块、汽车电池管理系统、混合动力汽车DV主逆变器、DC-DC变换器、车载充电器等。 如果您对汽车电子产品制造代工有相应的生产需求,请将生产技术数据寄给我们,并与我们联系。谢谢
  • 医疗电子代工
    医疗电子代工
    医疗电子代工
  • 智能建筑与物联网电子制造代工
    智能建筑与物联网电子制造代工
    您是否正在寻找更有经验的智慧建筑与IoT相关的电子产品生产代工与设计解决方案商?
  • OEM Measurement Equipment
    测量仪器设备生产代工
    3CEMS 集团 PRIME 广上科技拥有多年丰富的代工经验,为知名测量仪器公司提供专业生产制造代工服务。

订阅时事消息

跟随我们

欢迎来到 3CEMS

首页

产品

关于我们

联系我们